《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890字。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堂实录
北京师大二附中 纪连海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体验探究文物是感知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及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献资料,初步学会用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认识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
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教学课时:l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反映出的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从《清明上河图》这类文物中提取、考证历史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向学生发放《清明上河图》复印件。
教师导入新课:北宋晚期即徽宗时期的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历史风俗画。提到这幅画,同学们会说:太熟悉了。是的,现在以《清明上河图》为装饰的产品有很多,如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的家具、扑克、火花等等(课件演示:家具、扑克、火花上的《清明上河图》,图1~3,图片详见附件中的课件,下同。)。
师:说实话,《清明上河图》这件文物真的是非常伟大。整幅图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船舶制造、桥梁建造等,都需要借助这幅图,例如研究数学史,图中的一个场景就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盘,提供了珍贵资料。同学们请看发给你们的《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页(图4),这里有一个开药铺的赵太丞家。就在这家药铺的柜台上面,有一把15档的穿档算盘(课件演示:算盘)。经过放大可看出,算盘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穿档),15串算珠内贯直柱(“档”),基本与现代算盘无异。这可能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算盘了。
下面咱们再看看图中的这条船(课件演示:船,图5)。从这条船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船舶发展的许多技术成就。仔细看,船板上有一排钉子。这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连接工艺,叫钉接榫合,即船板使用长钉连接,钉是从船壳外向里钉进。这项技术在唐朝已得到应用,1960年和1973年江苏出土的两艘唐代木船上都使用了穿插铁钉的搭接技术,发展至宋代,这项技术更加成熟。而那时欧洲国家的船板仍用皮条和绳索绑扎,还不会用钉榫连接。这印证了宋朝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是《清明上河图》与船舶建造学关系的重要一例。
好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课件演示:本课课题)。
新课讲授
师:说到城市经济,我就想起了一个词:“坊市”。“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这在学习唐都长安时大家了解过(课件演示:唐朝的坊市,图6),想必我们西安的同学都不陌生。那我的问题就出来啦:关于唐朝的“坊”和“市”,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坊”?
生:唐朝的居民区分为大小不等的114个“坊”,其中面积最小的坊只开一个坊门,而积居中的坊东、西各有一个坊门,面积最大的坊是在东、南、西、北都开有一个坊门。每个坊两个相对的坊门之间连接有道路,是坊内的主要街道,大坊的坊门间是两条相互交叉的十字街。坊内这条横街和十字街以外的街道,称为“巷”或“曲”。“坊”与“坊”之间,“坊”与“市”之间,都要用高大的“坊墙”或“市墙”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