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习指导
- 资源简介:
约1820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习指导
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3、文章语言生动,可读性强的特点。
【学习方略】
1、 利用文中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写法的好处。
2、 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所体现的文艺色彩,理解沙漠里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戳穿()玄奘()蜃楼()戈壁()
酷热()蔚蓝()万顷()倒映()
2、辨形组词
燥磨戈蔚
躁摩弋慰
3、填写短语
单枪()马光怪()离汪洋万()
空中楼()可望而不可()海市()楼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写沙漠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诗扩展成一段写景的话。(不少于100字)5、文中提到《西游记》中的人物,请你选取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证明。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6、“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7、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
8、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
9、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10、从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看,这篇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说说这种文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