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ppt4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九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5/14 20:25:1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3张。有教案,约1920个字。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为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语言,领会其艺术魅力主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分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欣赏“雨巷”视频朗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资料助读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1942年因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关押在监狱里。
  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
  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