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三中200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3 0: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鳌 江 三 中 2005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初 二 语 文 期 中 试 卷(王建胜)
一、 书写(3%)
考试开始了,请大家不要慌张,平心静气,仔细阅读,沉着应试。
请在方格中摘录“平心静气 沉着应试”提醒自己,祝愿大家有个满意的成绩。
二、语言积累(14%)
1、 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
2、 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3、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
4、 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
5、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 《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7、 辛弃疾《破阵子》中形象再现古战场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8、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点明作者领悟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9、 王籍的《入若耶溪》一诗中,以声衬静,被称为“文外独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基础知识(15%)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
A、嗟来之食(jiē) 伺候(sì) 曲宥(yòu)被衾(jīn)
B、泰然处之(chǔ)造诣(yì) 混淆(xiǎo)契诃夫(kē)
C、风靡一时(mí)菲薄(fěi) 蹊跷(qiáo)可汗(hán)
D、罚不阿近(ē) 挠头(náo) 胚子(pēi) 蹒跚(p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
A、接踵而致  不屑一顾  腻烦  愠色
B、斤斤记较  襟怀坦白  嗔怪  踌躇
C、通宵达旦  明则保身  打盹  瑕想
D、概莫能外  大言不惭  赫然  敷衍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A、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能应付自如。
B、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4、下列句子成分分析有错误的一句是————————————(   )(2%)
A、[在德国],结婚遇到下雨预示着会有好兆头。
B、[傍晚],(低头上楼的)阿婆,撞在(敞开的)铁门上。
C、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红棉纱袄的襟子]拉(出来)。
D、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议论的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两种,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是立论,如《谈骨气》;批驳错误观点的是驳论,如《反对自由主义》。
B、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这些描写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如《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中的“烈日”和“暴雨”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C、《哨子》的作者是富兰克林,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文中“哨子”比喻的是一些人贪求的目标,说理形象多姿,幽默风趣,发人深思。
D、《破阵子》和《水调歌头》分别由辛弃疾和苏轼所作,这两位诗人的词风都以豪放为主,世称“苏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