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930个字。
16 云南的歌会
知识导学
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
《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遇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人和艺术的品味和赞赏。
布局谋篇《云南的歌会》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2~3段),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第4段),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第5段),村寨传歌
难点探讨
1、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明确:三个场面有:写唱歌人,写唱歌的环境,写唱歌的场面。“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山路漫歌”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为,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写作特点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合,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文章中心。
本文选取了三种场合人们唱歌的情景。
第一个场景是很常见的自由随意的对调子。对歌的人们以歌为重,以歌言情,以歌会友。对调子对歌唱者功底、智慧、才华各方面要求很高,带有一种比赛的味道。歌的内容以情歌酬和为主,唱讲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内容涉猎广博、丰富多彩。唱歌的方式或用提问题待解答,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可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的譬喻。一般的参加者都是功底好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