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节选)
【课前背诵】
原 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赏析点拨:李益,唐代边塞诗人。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二人相逢的背景。因社会动乱,诗人同表弟分别了十年。二人分别于幼年,“长大”才会面,意外相逢,怎不令人欣喜万分呢?颔联正面描写重逢的情景。诗人同表弟十年没有见面,双方容貌都发生了变化。诗人面对“陌生人”客气地询问对方姓什么。经过交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正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呼唤表弟的名字,一边端详对方的容貌,努力探索记忆中表弟的印象。颈联写十年动乱,天各一方,世事人情,沧海桑田,包含了人生多少感慨。十年阔别,今朝相逢,该有多少话语要诉说,该有多少离情要倾诉!二人热情地交谈,从白天谈到日暮。叙谈时间之长,正表明他们情谊之深厚。尾联中“明日”点明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的道路,点出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限地惜别情意,令人荡气回肠。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离别诗,语淡情长,诗味隽永。翻译如下:经过了十多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说不尽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钟鸣。明日你又要踏上巴陵道路,秋山重重不知何时再相逢?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刽子手(guì)①旧时执行死刑的人。②比喻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人。
提防(dī):小心防备。
桃杌(wù):贪官名。
埋(mái):(用土、雪、落叶等)盖住。如掩埋、埋葬(“埋”又读mán,如:埋怨。)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起义领袖。
错勘(kān):错误地判断。
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行,宋元口语中自称或称呼别人的词的后边,有时力“行”字,“这边”“那边”“这里”“那里”之意。
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倒。僵,仰面倒下,放倒。
取应(yìng):应朝廷考试以取得功名。
嗟(jiē):感叹,叹息。如:嗟叹、嗟乎。
卜儿(bǔ):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肚(dǔ):肚子,做食物用的动物的胃。如:羊肚,拌肚丝。“肚”又读“dù”)。
瀽(jiǎn):泼、倒。
一陌(mò)儿:一叠。陌:量词,相当于“叠”。
罪愆(qiān):罪过。惩:罪过。
尸骸(hái):尸骨。骸:骨头。
湛湛(zhàn):清明。
甘霖(lín):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苌(cháng)弘:周朝的贤臣。
暄(xuān):这里指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