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京渝作文公开课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初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7/31 10:29: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650个字。

  王君:京渝作文公开课实录
  请首先悲悯我们的孩子
  ——《让笔下多一些悲悯》作文课的北京版本
  重庆外国语学校王君
  【写在前面】
  这是一堂非常难忘的课,一次非常特殊的公开课体验。
  从传统的标准来看,这堂课也许不算成功。因为从始至终课堂上都没有出现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谈不上精彩。比较起自己上过的很多鲜花烂漫激情四溢的公开课,这堂课很平凡。
  但是,我自己却为这堂课评了最高分。
  这是一堂不像公开课的公开课。正如中国写作协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麟生教授后来在评课中所说:如果不是王君老师课前课中把这些学生“调理”了一下,我们今天下午这几节展示课可能很难展示下去啊……
  后来我了解到,来上课的这二十来个孩子是由北京东城区一所薄弱学校的两个班的部分学生拼合而成的。学生语文素质、思想素质的原因,大会组织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导致孩子们一开始非常散漫,给教师教学们造成了巨大阻力。
  然而恰恰是因为阻力,这次教学反而呈现出了它的价值所在。这是一个不仅没有“明星学生”,群体综合素质也相当差的“拼盘班级”。学情的现状考验着教师的理念和智慧。
  我庆幸自己禁受住了这一次称得上严峻的考验。
  因为严峻,所以这次考验成为了一次弥足珍贵的高峰体验。
  课后收获了很多赞美。老师们的评价是“非同凡响”,专家的评价是“妙手回春”。我想,这些评价不仅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彰显着一种新的评课理念:看课,不仅看学生和老师的现场表现,更要看学生和教师的现场生成。确实,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这堂课的收获不在于让优秀的学生表现出了优秀,而是让后进的学生表现出了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是多方面的:有语文素质的进步,更有思想素质的进步。这是一堂本身就在不断成长的语文课: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本身,都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起点并且立足这起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开拓。这堂课不华美但真实且纯粹。
  这次作文课设计的主题是关于悲悯情怀。课后,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悲悯情怀首先就是悲悯我们的孩子——不管他们的现状如何,教师都必须要有自信。只有教师的悲天悯人,才能换来课堂上真正的平等对话和学生个性的成长。这也是我把这篇较为另类的实录取名为《请首先悲悯我们的孩子》的原因所在。
  还有一个花絮很有意思。后来在评课的时候,一位著名的教授幽默地说:王君老师这堂课很成功,但“瑜不掩瑕”啊,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值得商榷。王君老师多次提到学生的笑,开头批评,中间鼓励,结尾表扬。王老师用笑来捭阖全课,这是老师的高明之处。但是,是不是十二三岁小孩子一看到“悲悯”两个字就不能笑只能愁,一笑就是思想有问题呢?这个教学环节是不是无意之中仍旧暴露了教师的思想霸权和人格霸权呢?
  教授笑语盈盈的点拨让我思考良久,至今依旧在思考……
  【课堂回顾】
  2007年7月16日下午2点30分,北京教育学院602 教室,全国作文教学精品课展示会会场。
  将要开始的是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
  我走向讲台。没有人看得出我心里的焦灼。在外地上公开课,我从来都是更富信心和激情的。但今天有些不同。我站在讲台上深深地环视了一遍兀自在座位上打闹说笑根本不搭理理老师的二十来个孩子。这种状况也是第一次出现——我是擅长和学生用语言之外的其他方式交流的。往往课还没有开始,学生就会和我成为了朋友。像今天这样冷淡冷漠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我暗暗稳定着情绪,努力微笑着大声地说:“同学们,静一静,上课之前王老师说两句题外话。”几个学生抬头看我,眼神里没有什么表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