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80字。
深圳市铁路中学2004/200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初 二 语 文(考试时间:100分钟)
在八年级这段学习历程中,你与老师同唱献给母亲的歌,一起寻觅春天的踪迹,领略了广阔语文世界中的无限风光。语文,不仅可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习,面对这份试题,你又获得一次学习语文的机会。祝你成功!
一、阅读(46分)浏览、扫读、猜读、精读、背诵,都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进入新课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初步领略了阅读的艰辛与乐趣。让大家再通过考试,来一次自主的体验吧。
(一)课内文段阅读(20分)
(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针对 事件而言的,其中“低能
儿”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
者 的感情。(3分)
2、文中前后两个加点的“他们”指代什么?(2分)
①
②
3、本文段叙写的是 事件,表现了作者的 的感情。(2分)
4、“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中“这一声”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感到“这
一声特别听得刺耳”?(2分)
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时那地”指什么?“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