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9/5 18:51: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包括教师用和学生用两份资料。

  初三上  语文教学案   §6、21陈涉世家
  【学习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重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难点】
  【资料链接】
  《史记》的人物传记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分三类,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帝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故称“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称“世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等。
  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如项羽,他并未统一天下称帝,但作者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所以也列入本纪。陈涉出身低微,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一板块:自主预习】
  1、疏通字词,熟读全文;2、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全文。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 篇,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二板块:课堂学习与展示】
  一、导入新课: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初三上  语文教学案   §6、21陈涉世家
  【学习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重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难点】
  【资料链接】
  《史记》的人物传记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分三类,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帝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对后代政治也有很大影响,故称“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称“世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如《滑稽列传》《游侠列传》等。
  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如项羽,他并未统一天下称帝,但作者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所以也列入本纪。陈涉出身低微,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一板块:自主预习】1、疏通字词,熟读全文;2、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全文。
  【第二板块:课堂学习与展示】
  【合作学习】
  一、整体感知:本文以        、        的活动为线索,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二、语段研读。1、研读课文第1段。(1)掌握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尝:       佣:           辍:             之:                怅:          苟:
  若:       太息:         燕雀:        安:                鸿鹄:
  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②苟富贵,无相忘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研读课文第1段,质疑和讨论。 第1段:从       、        、       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①“                 ”,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②“                ”,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③“                ”,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④“                                   ”,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