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240个字。
《捕蛇者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文章主旨。
2.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题。
3.引导学生关注民生。
教学重点:
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文中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文意的疏通,这节课我们开始正式的走进文本,了解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和现代的杂文类似,通常都是为了说清楚某个道理。我们曾学过《马说》就是“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叫《捕蛇者说》那么是说说谁呢?
预设:捕蛇者/捕蛇的人
二、走进文本
1.捕蛇者捕的是什么样的蛇?读一读第一段中描绘蛇的句子。
2.作者是扣住了哪个字来写这种蛇的呢?它究竟“异”在何处?
预设:毒蛇/“异”外形异;毒性异;功效异。
3.既然这种蛇剧毒无比,那理应避之不及,为什么永之人还要“争奔走焉”?
预设:“当其租入”
4.在“当其租入”的这个理由中,作者其实在向暗示我们什么?
预设:赋税比蛇毒更厉害。
师小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这里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写蛇剧毒,是为了衬托捕蛇之险,以捕蛇之险衬托赋敛之毒。
5.作者为了让我们了解这一情况,特地介绍了当地的捕蛇者蒋氏他们一家三代的生活经历。(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第二段。)
⑴他“专其利三世”为什么在说到自己占的这个利是还“貌若甚戚”?
预设: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的,他自己也几次险险丧命。
⑵听了蒋氏的话,你如何理解这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