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3 16:4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课时,约2060字

漫 话 清 高
江苏省兴化中学  倪 逊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见解,参照比较作者的见解。
教学目标:
1、 学会找表达作者观点、意见的相关语句。
2、 通过这些语句,领会作者的态度。
3、 在认识课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见解。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于清高的具体认识,不要求统一认识,可以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见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前几天要求大家写一篇关于“清高”的短文,谈谈自己对于“清高”的看法,从大家的文章来看,都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大多数同学都没真正弄明白“清高”的本质含义。例如杨毅同学所写的
(课件)“我之前一直认为清高是贬义词,但我又经常看见书上有赞扬别人时用这个词的,我被搞糊涂了。”(杨毅)
我想,被搞糊涂得可能不是他一个,因为可能有这样两个词给大家带来了误导,(板书)“自命清高”“故作清高”,使我们对“清高”产生了一种莫可名状的距离感,既认为它是好的,又认为它是坏的;所以也既觉得它是一个褒义词,又觉得它是一个贬义词。那么,作为一个具有思辨色彩的哲学家的金开诚先生又是怎样来看这个问题的呢?打开课本,齐读文章的第一小节。(生读,提点字词的读音“勾当”)“清高”是贬义还是褒义?课本里讲的非常清楚。
(课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清高的人一般说来是受到敬重的。”
那么清高这样一个词在古代往往会落在什么人头上?课本中有没有答案?
(课件)“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要落在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
二、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作者的用词“封建社会”,那么在现代社会里面“清高”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呢?而那些所谓“遗世寂居的隐士”又都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看课文。(指名朗读文章最后一个小节)
提示概括:(板书)长期受到批判、价值并未降低
或者清高与市场经济绝不相容、清高的价值趋向日益坚挺
三、 当代的我们如何来看待“清高”?(讨论、自由回答)
1、清高对一个人根本就是一个错误,对自己根本没有多大的益处,清高之人无用处。(陈春峰)
2、我觉得清高是一个面具,莎士比亚说过:“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周永镇)
3、清高也就是为人正直,不搞歪的、邪的,也常常带有一点自命不凡。(刘振兴)
4、我们认为的清高,是出自于人的本性的一种独有的精神品质。清者,为人清白、正直;高者,孤独的高。(胡书胜)
四、看法并不统一,但我也注意到有同学在阅读这篇文章以后产生了这样的看法,这个同学还是杨毅,我把他看完文章之后的观点展示一下
(课件)“读了金开诚先生的《漫话清高》后,才对清高这个词有了大体的了解,他在文中举了一些清高的样板,而且说明了古代评价清高的标准相当高,很是严格;但同时也说明了清高的模糊性”(杨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