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赤 壁 赋 》训 练 题<br>
●知识建构●<br>
1、 写作背景: <br>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政治迫害,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想到自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在七月十六日的夜晚,驾船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出了这篇千古名作——《赤壁赋》(文学史上称为前《赤壁赋》)。<br>
2、 作者简介:<br>
苏轼(1037——1101),字 ,号 ,四川眉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历官黄州知州,杭州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卒后追谥文忠。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并与 合称为“唐宗八大家”。代表作品是“两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永,或婉媚缠绵,各具神韵。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开豪放一派;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是宋代大家,与 ,蔡襄并称为“宋四家”。<br>
3、 常识集锦:<br>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定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br>
4、 基础指要:<br>
(1)字音:<br>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br>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舟<br>
(2)词语:<br>
①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br>
② 纵一苇之所如:往<br>
③ 扣舷而歌之:敲击<br>
④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即使<br>
(3)词类活用<br>
①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活用作状语<br>
② 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br>
③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br>
④ 泣孤舟之嫠妇。 泣:名词的使动用法<br>
(4)一词多义<br>
①扣弦而歌之:动词,唱<br>
②歌曰 “……”:名词,歌词<br>
③依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br>
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下面。<br>
②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攻下。<br>
课文导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