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卷。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
生 物 (文科)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年龄结构 B.性别比例 C.水平结构 D.出生率
2.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4.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6.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糖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
生 物 (理科)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 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它培养条件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
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D.相同的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一定不同
2.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3.某生态养殖大棚内,水草丛中栖息着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间栽培的某种绿叶蔬菜,在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同时大棚里还栽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螃蟹、蔬菜、黄瓜组成了生物群落,并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防止水华发生
4.右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