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验中学2015届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提纲
- 资源简介:
约15770个字。
泉州实验中学2015届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提纲
班级座号姓名
文体知识
●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记叙性散文:无论写的是什么内容,他们在结构上都有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即或是以事件为线,或以感情为线,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记叙性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叙述一般通过述说和交待,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起来,使读者对人物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绘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叙述和描写常常结合起来使用。
●线索:线索是在文章中起连贯作用的,如果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在一篇文章里,事物发展的过程或作者所表述的思路,常常成为贯串始终的一条线索,读课文,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
读本单元的散文,首先要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如《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永久的悔》以“红的”“黄的”“白的”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为线索;然后体会作者在叙述中所蕴含的情感。
《背影》
一、重点字词
(一)给加粗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差(chāi )使交卸(xiè)奔丧(bēn sāng )狼藉(jí )赋(fù )闲
踌(chóu)躇(chú)栅(zhà)栏蹒(pán)跚(shān)拭(shì)干颓(tuí)唐琐(suǒ)屑(xiè)举箸(zhù)迂(yū)腐簌簌(sù)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的字词。
1、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待情况。这里指失业。
2、奔丧: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戚的丧事。
3、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4、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5、颓唐:衰颓败落。
6、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物。
7、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动悲伤。怀:心。
8、不能自己:不能自己控制自己。
9、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能发泄。
10、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着。
32、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三、课文篇章结构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他(即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追述父亲到浦口车站送“我”(作者)的情景,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2—3):交待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4—5):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6):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写别后的对父亲的思念。
四、主题思想
《背影》:文章通过记述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五、写作特点
●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
父母对子女的爱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流露出来。《背影》中所写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很具普遍性、代表性,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对儿子说的四句话尤其让人感到耳熟,但这些材料把父亲关心、体贴儿子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以说,作者在选材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人动心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