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案分内容精析和练习两部分,约7001个字。
12 桥之美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文题解通]
◎导读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我们也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将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来进行一些审美活动,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作者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
[知识览通]
◎语音
魅力(mèi) 口吻(wěn) 符合(fú ) 着重(zhuó)
前瞻后顾 (zhān) 孕育(yùn) 脂粉 (zhī) 煞风景(shà)
纤细 (xiān) 发闷(mēn) 笼统(lóng) 轮廓 (kuò)
相处 chǔ 情调diào 角色jué
处所 chù 调节tiáo 角落jiǎo
[能力练通]
一、语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魅力(mèi) 口吻(wěn) 符合(fú )
B着重(zhuó) 前瞻后顾 (zhān) 孕育(yùn)
C脂粉 (zhī) 煞风景(shà) 纤细 (xiān)
D发闷(mèn) 笼统(lóng) 轮廓 (kuò)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魅力:很吸引人的力量。
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煞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煞,削弱、损坏。
B着眼:着重从眼部开始。
纤细:很细小。
销魂:灵魂离开身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快乐。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C水天一色:形容水域辽阔。
驻足:停住脚步。
协同: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件事。
D险峻:(山势)高而险。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糊。
3.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
②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③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遍史诗似的满足。( )
4.给下面文字加标点。
石 拱 桥 自 身 的 结 构 就 很 美 圆 的 桥 洞 方 的 石 块 弧 的 桥 背方 圆 之 间 相 处 和 谐 得 体 力 学 的 规 律 往 往 与 美 感 的 规 律相 拍 和
5.品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