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2640字。
唐山市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肌肉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C.肝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缺乏,可导致低血糖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2.右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
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
3.某植株上一枝条发生了多项性状改变,这些改变全部都是由显性变隐性,原因可能是
A.染色体倒位或易位
B.单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或染色体整倍变异
D.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染色体非整倍变异
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是先有人预测而后通过显微镜观察证实
C.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Y染色体
D.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好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5.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B.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C.啮齿类密度适宜时,草原生态系统较稳定
D.啮齿类密度低时,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竞争较激烈
6.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进行调查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7.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物质有误的是
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 ” ——蛋白质
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吃了钙中钙,腰不疼了,腿不痛了,腰杆也直了”——碳酸钙
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8.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又称“海洋元素”
B.镁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氯碱工业和纯碱工业的原料都有食盐
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碘的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9.下列实验过程中曲线变化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