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4150字。
天水市一中2011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生考试编号,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学生考试编号。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Cr—52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细胞质与细胞壁的分开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
D.可根据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对色素进行分离
3.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RNA→氨基酸
B.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
D.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
4.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5.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随机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
B.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C.该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D.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6.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D.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7.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其负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D.现用清洁燃料主要有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两类,它们均属于碳氢化合物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
B.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
C.5.6 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