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豆香社戏美,教我思念到如今——《社戏》教学设计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4/27 15:42: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30个字。

  月朗豆香社戏美教我思念到如今
  ——《社戏》教学设计
  文本解析
  《社戏》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化的小说。文章共有50个自然段,写了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两次是写在正规戏园子里看戏混乱而烦闷的记忆,主体是写童年时代在农村的河边看草台班子演出的美好体验。这二部分,通过“我”这个叙事主人公的连缀,组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
  前半部分,“我”所处的环境是一个色调晦暗、狭小、拥挤、嘈杂的社会环境,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隔阂。那是一个丑恶、浑浊、黑暗的生活。后半部分,“我”在平桥村看戏和生活环境与戏园子的环境迥然不同,这是一个优美、恬静、清新的世界。
  由此可见,《社戏》表现的主旨应该是:“我”对现实中存在的丑恶生活,对人与人之间冷漠、隔阂的关系的厌恶和否定;对美好的生活,对人与人之间相爱互助、融洽、和谐的关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设计
  教学安排二课时完成,这是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由于文本较长,第一课时主要是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文体常识,积累字词,当堂背诵“月下行船”的有关自然段。
  相关课程标准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目标
  1.梳理三次看戏的经历和体验。
  2.分析人物形象。
  3.领悟小说的主旨。
  评价任务
  1.跳读课文,自主梳理小说情节,找出三次看戏经历的不同。
  2.浏览课文,能够个性化解读人物形象。
  3.默读课文,能够小组合作,探究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走进三场戏剧:京戏——社戏(欲扬先抑)
  【一读】——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学生活动:浏览小说,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次数 地点 剧目 角色 环境描写 特点
  第一次 北京
  戏园 不知 红的绿的 冬冬的响、
  喤喤的响 嘈杂、拥挤、混乱
  第二次 北京
  戏园 《目连
  救母》 老旦、小旦、花旦、老生等 “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 嘈杂、拥挤、混乱
  第三次 赵庄
  野外 不知 铁头老生、
  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 白蓬的航船、乌蓬的航船 疏疏
  朗郎
  师总结过渡语:儿时的感觉是朦胧的,儿时的情感又是真切的,“我们”虽然连看的什么戏、什么角色都不知道,环境嘈杂又拥挤,却还看得津津有味,恋恋不舍,这其中的奥妙又是什么呢?作者写这些的用意是什么?请跳读有关三次看戏环境描写的句子,进行比较探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