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2170字。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①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②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③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④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B.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水浴加热
C.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研究转录过程
D. 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实验材料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右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B.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
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
D.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B.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达尔文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一个群落中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
5.下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0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种内互助的关系
C.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
D.由于三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蝙蝠
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6.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一定为1∶1 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 D.核DNA数目比值为4∶1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
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8.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B.硝基苯 C.2-甲基丙烯 D.2-甲基丙烷
9.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用CCl4提取
溴水中的Br2 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从KI和I2的固体
混合物中回收I2 配制100 mL 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
装置或仪器
10.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电子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11. 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都是非金属单质
B.如果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