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二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2题,约9220字。
安徽省淮南二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务必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中并不都伴随有[H]的生成
B.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C.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中都有新蛋白质合成
D.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都降低,物质运输的功能也降低
2.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盛有等量pH为3、5、7、9的过氧化氢溶液的4支试管中,保持30℃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提取液的加入量加倍,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主要是酶的活性大小不同造成的
B.曲线B是第二次实验的结果
C.提取液的量明显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D.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某些反应,不能作为另一些反应的底物
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
相关描述 性激素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甲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
B.甲和丙过程能够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是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结果
D.丙过程的子细胞中最多有23个核DNA含有卵原细胞的DNA单链
4.下图是与下丘脑有关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1、2、3均为下丘脑产生的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腺体释放的激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和乙均为抗利尿激素,3为神经递质
B.激素甲既能促进也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某些生理过程
C.机体内激素甲和丙的分泌均存在分级调节
D.炎热环境下,人体可以通过减少甲、增多乙维持稳态
5.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除草以外的生物都属于图甲中的B
B.猫头鹰捕食一条蛇,它可能获得超过20%的蛇的能量
C.图甲也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D.蛇由于某种原因灭绝,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凝胶色谱法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被洗脱出
B.刚果红染色法可用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C.一般用包埋法或物理吸附法固定酵母细胞
D.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通过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