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八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10880字,答案扫描。
辽宁省大连八中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文科综合试题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时间大约为
A.1870年 B.1920年 C.1960年 D.1970年
2.依据图中信息,分析生产力水平对该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
A.生产力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正相关 B.生产力水平与人口死亡率负相关
C.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出生率影响小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增长变慢
小麦麦苗的旺长往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控制麦苗旺长,华北农民经常全家出动到麦田中“踩麦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踩麦苗”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4.下列不属于小麦旺长期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是
A.土壤有机质丰富,墒情好 B.气温回升,蒸发强烈
C.小麦旺长期,降水充沛 D.晴天多,光照充足
图2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3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6.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图2 图3
图Ⅰ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图Ⅱ为图Ⅰ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7-9题。
7.图Ⅰ地区:
A.此时降水较多 B.受信风控制 C.沿岸暖流经过 D.地处北半球
8.图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A.湖泊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雨水补给
9.图示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
A.乙河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小 B.湖泊的调节作用
C.乙河段冬雨补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