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年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文综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7题,约15150字。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年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文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3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东胜乡(乡镇中心)通往下列居民点的公路中
起伏最小的是
A.妙乐村 B.崖子湾 C.文仓湾 D.陆家坪
2.东山沟与观音岩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79米 B.89米 C.119米 D.129米
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推测干燥度是指
A.降水量与实际蒸发量之比
B.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C.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D.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
4.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
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
C.甲处等值线弯曲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
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最主要因素是海陆
位置
读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图,完成5—6题。
5.关于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特征,
叙述正确的是
A.2011年的季节变化比2012年大
B.11月的季节变化最小
C.2012年的年际变化比2011年大
D.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6.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
因素是
A.气温 B.径流量 C.污染物来源 D.降水
正在建设的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是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初期有两套方案,如右图。读图完成7—8题。
7.成渝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
A.河网密布 B.地质地貌复杂
C.高寒缺氧 D.气候湿热
8.南线为在建项目,南线与北线相比较,优势有
A.搬迁量小
B.线路更短,投资量更小
C.连接的居民点多,运输量更大
D.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1998---2008年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时期内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人口迁入量逐年递增
C.人口迁出量不断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10.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地的直接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住房紧张
C.促进产业升级 D.环境恶化
下图表示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读图,完成第11题。
11.与1985—2000年相比,该流域2000—
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
B.植被减少,涵养水能力减弱
C.城镇规模扩大,生活用水增加
D.耕地面积扩大,灌溉用水增多
12.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图)是表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