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枇杷树,怅惘石榴情——《三棵树》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6/4 10:35: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70个字。

  苦楝枇杷树怅惘石榴情
  ——《三棵树》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三棵树》是北师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草木有情”的第二课,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在借助自然界的花草来寄托、抒发某种情感,但是,就这片文章的思想内容而言,远不像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一样,可以一览无余。所以领会它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在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就成为本文的重点。标题借用文中三棵树的谐音,表达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渴望、无奈、惆怅的情绪。在教学设计上按三读用三个环节来进行:
  初读略识三棵树
  再读深味惆怅怀
  借我慧眼看明白
  相关课程标准: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课文,理解三棵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复习导入
  我们第三单元主题是草木有情,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茅盾的《白杨礼赞》,了解了他借助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华北和西北地区抗战军民的敬意,歌颂了他们的团结向上的坚强的精神和意志。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苏童借助他的“三棵树”来表达怎样的情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单元主题,明白这个单元的文章主要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所写事物的象征意义或表现的情感。
  二、初读略识三棵树
  活动设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这是三棵怎样的树?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习指导: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段落序号,画出自己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完后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这些问题。
  (1)给以下词语注音
  嫉妒()颤抖()埠()响残垣()
  楝()瓦砾()桷()抔()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怅惘:
  蓝图:
  残垣:
  郁郁寡欢:
  夷为平地:
  离情别意:
  2、依据文意,完成下表
  填表指导:请大家根据刚才读课文的初步印象,对应下面的表格,把相关内容填到空格里,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再到课文中去查,看谁填的又快又准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