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导学案4
-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马说》
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要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背景资料。教师准备一案两单和课件
六、教学过程
【科学导入】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