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题,约4440字。
昆山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认真填涂并核对准考号等信息。
2.答选择题(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焚烧塑料垃圾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D.使用一次性木筷
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研究和创造分子
B.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D.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3.“2H”表示
A.2个氢原子 B.2个氢离子
C.2个氢分子 D.2个氢元素
4.人类利用铁、铝、铜三种金属的年代先后顺序是
A.铁、铝、铜 B.铜、铁、铝
C.铜、铝、铁 D.铁、铜、铝
5.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风干 B.凉水冻冰
C.葡萄酿酒 D.辣椒剁碎
6.为了防止钢铁生锈,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将使用后的菜刀擦干
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10.下列各组中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