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300字。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4—2005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考试时间: 2005 年 6 月 27 日 9 :00 ― 11 :30
第 I 卷 (共 42 分)
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书僮 潼关 瞳仁 人影幢幢
B.寒暄 渲染 煊赫 喧宾夺主
C.逶迤 旖旎 涟漪 倚马可待
D.喟叹 崩溃 昏聩 功亏一篑
2.下列各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
A.丹樨 篙莱 书涂嫩鸦 悬梁刺股
B.厮守 盥嗽 流觞曲水 宜室宜家
C.玉醅 顷刻 杯盘狼籍 举案齐眉
D.优渥 罗帏 凭虚御风 望帝啼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窦娥冤》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的 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
②虽然没有人教他,他摸索了一段时间, 学会了。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昏庸 竟自 证实 B.昏聩 径自 证明
C.昏庸 径自 证明 D.昏聩 竟自 证实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情况,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很满意。
B.老人七十多岁,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C.假装买主,拨打墙上涂写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大的贩假、造假团伙。
D.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思确定走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不少毕业生认为,一些单位只认“证书”不认“能力”的做法是“虚假简历”产生的催化剂,毕业生简历造假也是迫于无奈。
B.平日悬挂培根、鲁迅等名人头像的紫竹厅,如今被读书标兵所取代。
C.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她毅然决然地在下岗协议书上签了字。许多同事、工友都纷纷议论着她的“壮举”,一时间成了厂里的新闻人物。
D. 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
A.阿拉法特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我的耳边回荡:“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而来,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 ”
B.研究生应该有别于本科生,不应再满足于单纯地被“教”,而应更看重被“带”,受到真正的科研训练。
C.怎样保护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走。你有什么要我办的事吗?”小王总这么热情。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建筑审美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