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8000字。
宝坻四中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1. 本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 试题答案填入答案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蹩进(biē) 放诞(dàn) 否极泰来(pǐ) 竦然(sǒng)
B.垓心(gāi) 丛冢(zhǒng) 暴殄天物 (zhēn )吝啬 (lìn )
C.打烊(yáng) 迤俪 (yǐ) 咄咄逼人 (duō) 笑靥 (yè)
D.勉强(qiǎng)怯弱 (qiè) 杞人忧天 (qǐ ) 瘐毙 (y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庇佑 失怙 罪衍 屏去左右
B.暮蔼 漱涤 悖谬 自惭形秽
C.蹩进 搭讪 拔擢 前合后偃
D.竹爿 殒首 惫懒 茕茕孑立.
3.依次填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也 D.应对 营造 尽管/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的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B.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都是隔壁邻居,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背着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B. 虽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交流、商务、购物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C. 通过管教干部耐心细致的教育,绝大部分劳教人员改邪归正,走上了正路。
D. 班主任对极少数不遵守学校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期中考试作弊、甚至殴打职工师傅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进北京大学,会被一种大气揪住。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_________,_________,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四季葱绿的树林生长在道路两旁 ②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树林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12分 每小题3分)
为了说明发生在原始地球上的化学反应能够产生像氨基酸这样复杂的有机分子,美国科学家米勒在1952年设计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他在密封的烧瓶内放入氧、甲烷、氢气和水,并加热烧瓶底部迫使水蒸气循环,以模拟原始地球的海洋和大气,同时他又对烧瓶内的气体连续放电以模拟电闪雷击,经过一个星期后,米勒检测了烧瓶内的“海洋”溶液,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