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题,约8900字。
厦门双十中学2005年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命题人 陈韶红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阜盛(fǔ) 厄运(è) 嫡亲(dí) 忖(chǔn)度 插科打诨(hǔn):开玩笑
B. 朴刀(pō) 逞辩(chéng)勾当(gōu) 宫绦(tāo) 殛(jí 杀)鲧用禹
C. 愀然(qiǎo) 伺候(sì) 嗜好(shì) 垓(hé)心 恁(rèn)时节:这时节
D.罪愆(qiān)饿莩(piǎo) 熟谙(ān) 风靡一时(mǐ)央浼(měi)纾祸(缓解祸患)
2.选出书写正确,解释无误的一项:
A.褴褛 暗淡 从冢 老态龙钟 不合偷人家的钱财(不该) 分毫无爽( 差别)
B.寒碜 租赁 帐薄 面面相觑 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表现出的神态)无头愿(没由来)
C.端详 煞车 搭讪 鞠躬尽瘁 不经之谈 (不合常理) 湛湛青天(天理昭彰)
D.风韵 纸碇 亲昵 冠冕堂皇 倒也便宜(方便) 染寒烟(染上,沾染)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已进入成熟阶段。关汉卿和王实甫是元杂剧创作中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元杂剧的“正旦”是角色名,扮演青年女子;外,是“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卜儿”即元杂剧中扮演小孩或仆从。
B.《牡丹亭》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剧,是明清传奇中的代表剧目。作者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临川四梦》是他四部戏曲的合集。
C.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以后的事。《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作者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歌颂了具有反封建思想的男女青年。
D.“三言”是明朝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称,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二拍”是清朝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简称。
4、下列各项曲词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杜丽娘
B、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崔莺莺
C、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崔莺莺
D、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苏昆生
5、下列实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单)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察)
而善鉴万类(察看) 其又何尤(怨恨)
B.而卒莫消长也(死亡) 击空明兮溯流光(敲击)
夫水,智者乐也(愉快,欣喜)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
C.乐而不能去也(高兴,快乐)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适宜)
不省所怙(知道) 汝来省吾,止一岁(只有)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可忧患的事) 祖母刘悯臣孤弱(怜悯)
不可以不更也(更改) 吾往河阳省坟墓(探望)
6.选出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灌水之阳有溪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得其尤绝者家焉 且焉置土石
B.驾一叶之扁舟 固一世之雄也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故更之为愚溪
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知不可乎骤得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相与枕藉乎舟中
7.选出或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 )
(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2)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3)蜗角虚名 ,蝇头微利 (4)舞幽壑之潜蛟
(5)哀吾生之须臾 (6)是以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