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5270个字。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复述课文,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成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成长的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提起诗人牛汉,你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华南虎》吧,也不会忘记老师给你们朗诵的《悼念一棵枫树》。牛汉堪称诗坛的硬汉,你们知道诗人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你们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
二、整体感知,解读“书”意
1.默读课文,然后请1-2名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复述的基本要求为: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语言简练,表达流畅,声音洪亮等。
2.速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题的含义:“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言之后加以明确:
(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我的童年生活。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三、书里书外,品味人物
跳读课文,说说:
1.围绕着我的“第一本书”,作者除了表现我的苦难童年之外,还涉及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祖母:慈祥仁爱、风趣诙谐
父亲:温厚善良、心灵手巧
乔元贞:聪明好学、本分厚道
“弄不成”老师:为人忠厚、没有本事
二黄毛:愚笨、死心眼、英勇
2.这些人物的出现,为“书”中的生活增添了怎样的色彩?
讨论后明确:
祖母的出现给贫瘠的生活增添了幽默的色彩;
父亲的出现给暗淡的生活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乔元贞的出现给艰辛的生活增添了沉重的色彩
老师的出现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轻松的色彩;
二黄毛的出现给呆板的生活增添了快乐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