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鹤溪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0/26 8:10: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15940字。
  江苏省丹阳市鹤溪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1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  )
  A.
  徽州石雕 B.
  阜阳剪纸
  C.
  铁锻制的芜湖铁面 D.
  松枝烧制的徽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徽州石雕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阜阳剪纸剪制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锻制的芜湖铁面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松枝烧制的徽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生铁铸造铁锅 D. 铜用于制造导线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本题主要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进行判断一类题型.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的利用,故此项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的性质,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因此此项不选;
  C、生铁制造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
  D、铜制制造导线,原理是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
  故选A.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