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720字。
章节与课题 必修一 想北平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或周次
学习目标和任务
重点难点建议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2、了解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方法。
学习过程 要求或学法 二次备课栏
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
(二)背景介绍:
老舍对北平的爱是炽热而真诚的,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但无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还是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 课前严格指导预习、理解
二、基础积累
(一)给划线字注音
①廿七 ②黏合 ③什刹海 ④菜圃
⑤匀调 ⑥橘子 ⑦辜负
(二)速读课文,把握结构
三、把握概括主旨
1、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真想念” 北平?
2、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