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教案30
- 资源简介:
约3640字。
江南的冬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构图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苍凉中蕴蓄生机、避实就虚虚实相生的笔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3.体味郁达夫的散文情调和风格。
三、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美读、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多用诗句来渲染凸显江南冬景之美,当注意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的方式,将学习的意境、笔法在自己的写作中实践起来。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这就是江南!
从林花谢了春红,从万条垂下的绿丝绦到夏日午后的鸣蝉;从睡梦里听了一夜的雨打芭蕉,到因了昨夜的雨疏风骤而绿肥红瘦的海棠。江南有雨,丁香般的女子撑起油纸伞;江南有风,从三千年蒹葭的传说中飘过……
1、作者笔下的冬景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有何特点?(快速浏览,寻找文眼)
2、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曝背谈天图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二、咀嚼赏鉴,沉潜意境
午后郊游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3、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4、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但如此“五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