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施耐庵
教学目标:学习风雪在文中的作用进而掌握自然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此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好汉歌》
老师: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是?
学生齐答:《好汉歌》
老师:一曲高亢激昂的《好汉歌》表达了人们对梁山好汉的歌颂之情,我们上节课已经结合情节了解了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现在我们来看几幅图画(幻灯片),看看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些情节?看谁回答最快、最准确
几个学生举手
老师:好,请陆小根回答
陆小根:第一幅是林冲巧遇店小二,第二幅是陆虞侯设计害林冲,第三幅是林冲去买刀寻仇人,第四幅是(老师打断)
老师:好,停!很好,可是机会要留点给别的同学,我们先看看他概括的对不对?
学生:对
老师:(幻灯片答案)嗯,不错,比我概括的还好,我们继续看其他三幅,谁来回答?
学生2(自己站起,学生有这个习惯):第四幅是接管草料场,第五幅是入宿山神庙,第六幅是林冲杀敌人(回答第六幅时稍有停顿)
老师:(幻灯片答案)看来大家上节课学习的很认真,回答都很棒,那我们请一位同学看着这六幅图片及图片题目,来把整个情节概括一下。
稍加停顿后
老师:我们请吴敏超同学为我们讲述一下情节
吴敏超:复述省略(比较流畅)
老师:她在复述时好像露掉了一个情节,大家一起回答是哪一个情节?
学生:林冲买酒(七嘴八舌,但意思基本一样)
老师:很好,大家对情节看来非常熟悉了,那么,根据这个情节,请你为这篇文章起个标题?大家可以一起商量一下。(大约一分钟后)
老师:我们随意一点,请大家自己来说说
学生3:林教头血染山神庙
学生4:林教头一生的转折
学生5:林冲被逼上梁山
学生6:快意恩仇山神庙
学生7:林教头怒杀陆虞侯
学生8:林冲血溅山神庙
…………
(这一环节进行比较快)
老师:哇,看来大家都是金庸迷,题目起的非常的棒,而施耐庵起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一起回答)板书题目(竖着板书)
老师:大家看你们的题目和施耐庵的题目主要不同在哪里?
学生:施耐庵的题目中有风雪,我们的没有
老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施耐庵题目中的风雪有什么作用?他为什么用到,而我们却没有。
老师:请同学们快速看描写风雪的句子主要集中在那些段落?注意“集中”二字
学生:7-10(也有少数学生说是7-12)
老师:都非常好,7-10段应该是更加集中地描写了风雪
老师:我们现在请每一大组一段,同桌合作找出所有描写风雪的语句?
学生合作进行
老师: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读读他们所找到的句子:
柳哓君: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