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测试卷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四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9 7:0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第一卷(36分)
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觇视   婵娟   孱弱    命运多舛    
B.啜泣   辍学   拾掇    气息惙然
C.央浼   捧袂   魅力    夙兴夜寐
D.不啻   敕造   整饬    叱咤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A. 饿莩遍野   惫懒   买椟还珠  自惭形秽
  B. 横槊赋诗   惭怍   宸瀚之宝  酾洒临江
  C. 相与枕籍   尚飨   生当陨首  破斧沉舟
  D. 碎琼乱玉   缱绻   针贬时弊  茕茕孑立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说到高雅,人们往往扯上“阳春白雪”,认为高雅艺术是曲高和寡,高不可攀。
 C.下车的旅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伸手来拿,把陈奂生搞锝精疲力竭,钱好象少了三角,因为头昏,怕算错了,又算了一遍。
D. 假如每个人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愈加美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一根拐杖,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脱离教师,自己独立走路,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教是为了不教”。
 B.《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是一个典型的大吝啬鬼人物形象,问世以来,备受文学爱好者喜爱。
 C. 悲哀和喜悦同样是真实的情感,悲剧和喜剧同样是描写人所面临的处境,从别人可笑的灾祸中寻找乐趣,与从一些沉重的灾难中提炼快感并没有什么差别。
D.我们能否培养会学习、会生存等素质全面的学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也是学校教育的使命。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艺术的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B.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她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C. 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浓妆淡抹总香宜”的完美。
 D. “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你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其中著名的杂剧作品。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B. 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世称“三言”,凌梦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人称“二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选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C.我国小说源于神话传说,历经笔记小说、传奇和话本,最后成熟并辉煌于章回小说集。《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等都属章回小说。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维尼斯商人》是他的喜剧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历来被称为四大悲剧。
二.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7.对三段曲词中出现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或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    东海孝妇
A.汉代苌弘    杜宇      战国邹衍    汉朝
B.周朝苌弘    杜宇      战国邹衍    汉朝
C.汉代苌弘    蜀王杜宇    春秋燕惠王   宋朝
D.周朝苌弘    蜀王杜宇    春秋燕惠王   宋朝
8.下列选项对四个典故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窦娥援应引这四个人物,是想让大家知道她和那四个人一样,有着很深的冤屈。照应了[端正好]中的“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
B.窦娥援引这四个典故,是想和他们一样,最终能感天动地,一洗冤屈。照应了[端正好]中的“叫声屈动地惊天”。
C.关汉卿用这四个典故,是让窦娥的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产生感天动地的超自然力量,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在舞台上应验,借天地之手声张正义,惩处丑恶。
D. 关汉卿用这四个典故,表明自己同情笔下人物的悲残遭遇,但无法拯救窦娥,只得把胜声张正义的的愿望寄托在“不可期”的老天爷身上。说是浪漫主义,实为无可奈何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 (1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许,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工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