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581字。
八年级语文(上)课课练习
第六单元
[知识在线]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湖心亭看雪》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归园田居》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但是也不要将这种情绪的表现作绝对化的理解,诗文中包含的感情基调是确定的,而具体的指向则是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三峡》和《观潮》两篇文章,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得就不明显,《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都是在最后一联才含蓄的流露了作者的情绪。在写作技法上,摹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努力用语言营造画面感,选取的景物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尤其是《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使至塞上》这首诗,画面感很强。另外,这一单元的诗文都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了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如《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重点锁定]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6 三峡
[课标点击]
1.知识与能力:
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像,体味作品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的欣赏之情。
[难点剖析]
1.材料的安排。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语言的运用。
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发散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阙( ) 嶂( ) 曦( ) 襄( )
御( ) 湍( ) 漱( ) 啸(
27 短文两篇
[课标点击]
1.知识与能力:
(1)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剖析]
《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发散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颓( ) 荇( ) 寝(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夕日欲颓:
欣然起行:
积水空明: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但少闲人:
3.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比喻句。
[中考巡礼](2005绍兴)
1.参照示例,补完整下面的歇后语。(选做两题)
示例:当窗吹喇叭——名声在外
①老鼠过街――
②泥菩萨过河——
③小葱拌豆腐¬¬——
2.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人物姓名。(选做两题)
① 雪夜上梁山 《水浒》
28 观潮
[课标点击]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中描写的钱塘江潮,水军演习,吴中健儿的弄潮等三方面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相融合的特点。
[难点剖析]
《观潮》一文是按照怎样的次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写涌潮时震撼人心的声势,然后写水军演练和弄潮儿的特技表演,最后写民间和宫廷观潮的场景。这样写的好处是: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既让读者饱览了大自然的奇观,又为军民的精彩表演创造了特殊的环境气氛。怒涛来势如此凶猛,势不可挡,谁能想到竟然有数百名弄潮儿在惊涛骇浪中表演绝技?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也是天下罕见的奇观!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览,是顺理成章的事。
[发散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艨艟( )( ) 履( ) 倏( ) 舸( )
僦赁( )( ) 泅( ) 绮( ) 穹(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际天而来:
标枪舞刀:
如履平地:
披发文身:
僦赁看幕:
3.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句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中考巡礼](2005黄石)
1.《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__________。绰号___________;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介绍他事迹的一篇课文__________。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29 湖心亭看雪
[课标点击]
1.知识与能力:
(1)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
(2)理清文章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剖析]
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发散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更( ) 毳( ) 凇( ) 沆( )
砀( ) 堤( ) 喃( ) 芥( )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湖中人鸟声俱绝
(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运用下列词语写一段关于雪景的话。
漫天飞舞 银装素裹 玉树琼枝 粉妆玉砌
[中考巡礼](2005荷泽)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2.下列一段话被打乱了语序,请按正确顺序排列出来。(只写序号)
①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②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③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④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直担心它抽不出叶来。
⑤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⑥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3.按照所给句式,仿写两个句子。
30 诗四首
[课标点击]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难点剖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
对“烟”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
[发散训练]
1.给下列注音。
秽( ) 荷( ) 荆( ) 腊( )
骑( ) 豚( ) 燕( ) 叩(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荷锄:
属国:
征蓬:
无时:
海楼:
3.用“│”给下句诗划分节拍。
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 落 日 圆。
[中考巡礼](2005金华)
1.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第①句有一处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
(2)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_________。
(3)第③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内容,用见解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景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