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3700字。
南京九中2004-2005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出卷人 南京九中徐志耀
我选(☆☆☆、☆☆、☆)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语基检测站。(31分)
1、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俨然( ) 垂髫( ) 诣太守( ) 德馨( ) 苔痕( )男有分( )
wǎng不因势象形( ) 尝yí余核舟一( ) 八分有jī( ) 讲信修mù( )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注音、解释。4分
例:便要还家。 要 (yāo)通“邀”,邀请 。
① 八分有奇。 ( ) 。
② 诎右臂支船。 ( ) 。
③ 选贤与能。 ( ) 。
④ 荡胸生曾云。 ( ) 。
3、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解释。6分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宫室、器皿、人物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花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幼有所长
此中人语云
如有所语
4、 根据提示默写:10分
① 《桃花源记》中描述桃花林的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将莲花称为“花之君子”,他在《爱莲说》中称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_________所记载的核舟虽然极小,但所雕人物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例如佛印就强调他“____________,神情与苏黄不属”,船尾居左的舟子不仅动作生动——“左手抚炉”,而且“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大神奇的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远大的志向和宏伟的气魄。
5、 选择正确的翻译。6分
①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 (桃花源中人)就不知道有汉朝,还有魏晋两朝。
B. (渔人)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
C. (桃花源中人)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
D. (渔人)还不知道有汉朝,也不知道有魏晋两朝。
②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A. (渔人)就顺着旧路回去,并在每一处地方都做了标记。
B. (太守)就扶着路标回去,并在每一处地方都写下了说明。
C. (桃花源人)就沿着道路回去,并在各处都写下了标记。
D. (刘子骥)就沿着旧路走来,并在每一处都写下了游记。
③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A. (所雕物品)无不按照式样而成,各有各的形状。
B. (所雕物品的形象)全都依照(材料原有)形状刻成,各有各的神情形态。
C. (所雕物品)外形非常相似,却各有各的神情形态。
D. (所雕物品)全都依照(材料原有)的形状刻成(各种样子),各有各的心事。
二、 阅读探析宫。(31分)
(二) 桃花源记(14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