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1小题,约9500字。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2014.12.16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耕地 D.聚落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距城镇过远 B.线路过长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沙漠分布 C.河流分布 D.绿洲分布
右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 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D.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5.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 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 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 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D. 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6~8题。 []
6.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7.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8.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甲国的环境质量
C.乙国的就业率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9~10题。
9.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B.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C.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D.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10.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