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课时,约6400
字。三十《药》教案
一、导入:作者简介:
诵读“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找出最能代表鲁迅爱国情感的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
1、作为文学家的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1918年5月,
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
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
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
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
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2、作为思想家的鲁迅
他在《灯下漫笔》中精确地概括了我们的民族史:“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他在《狂人日记》中用两个字精当地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史:吃人。
3、 作为革命家的鲁迅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他为革命者,也为自己用最简洁的笔墨描画了英雄的形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并发出了愤怒的呼喊: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他写了一首小诗,来表示他不屈的战斗精神: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4、转入鲁迅的另一重身份。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藤野先生》)鲁迅原来是学医的,看录像看到砍头的场面,周围有一群麻木的看客在看热闹。日本学生哈哈大知,鲁迅感到耻辱。在他的《呐喊》序中他写,“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明确:鲁迅先生还是一个拯救灵魂的医生。
二、写作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夕)和作者的写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夕)。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思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道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 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辛亥革命爆发,曾使鲁迅振奋,烈士的鲜血激起了他的强烈义愤。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革命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