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6140字。
2004—200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模拟试题(一)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成语填空。(2分)
( )露头角 心旷神( ) ( )炙人口 ( )而不舍
2.根据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 。
3.请用“排比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友情”的感悟。(2分)
4.简要概括下列数排列的规律。(不超过35字)(2分)
23、4、20、6、17、8、14、10、11、12
5.请为下面动物的叫声写上恰当的动词。(2分)
马 鹿 猿 鹊
6.根据诗句写出与此有关的人物。(2分)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7.默写。(3分)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3)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
, 。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5)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两句突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后人常以此诗句比喻人们的奉献精神:
, 。
(6)古诗词中与“水”有关的句子很多,任写连续的两句: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fù):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