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15040字
辽宁省辽阳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请将各小题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
1.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积土成山 B. 海水晒盐 C. 滴水成冰 D. 煽风点火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积土成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物质燃烧的过程中,煽风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2分)运送汽油的输油车必须悬挂的标志是( )
A. B. C. D.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公共标志型.
分析: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汽油属于易燃易爆品.
解答: 解:汽油属于易燃易爆品,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
A、图为易燃液体标志,所以正确.
B、图为爆炸品火标志,所以错误.
C、图为自燃物品标志,所以错误.
D、图为剧毒品标志,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知道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各个场所需要贴的标签进行分析.
3.(2分)除去CO2中混有的CO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B.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 通过红热的铁丝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综合实验题.
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纯物质的量,易于分离.
解答: 解:A、混合气体不可直接点燃,需验纯,否则易发生爆炸,A错误
B、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单质,B正确
C、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消耗,C错误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不与铁反应,无法除一氧化碳,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