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字。
雨霖铃
广西南宁市36中学 覃 芳
一、教学目的
1、 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
2、 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3、 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三、授课方法:讲授法、分析法、鉴赏法
四、教具:多媒体
五、授课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生举例)大家说得都很好,让我觉得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这种离别的苦痛也触发了北宋一位诗人的诗情,他用诗词来倾诉离别之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离别名作雨霖铃。(投影:题目、作者)
2、自主、合作探究
(1)听音乐,品情感。
①让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感情,边听边思考:这首词体现了怎样的情感。(播放动画录音)
②请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女同学把找到的感情运用到全词的朗读中,其他学生评价并找出感情。
(2)细部研究
①第1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意还是写境?写了哪些具体的境?
提示:写别前境。(投影:别前景)
A长亭:是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因为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从来就是天下伤心地,历代诗文都有描述:“长亭送故人”“送客短长亭”,因而长亭也就成为离别的象征。顺理成章地,这幅图可以命名为“长亭送别图”。(投影:长亭送别)
B寒蝉:从这一个意象可以看出,是在秋天送别,写出了天气的寒凉。“凄切”写的是蝉声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