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00字。
高中语文创新性实验教学实录
课题:《泪珠与珍珠》
课型:散文鉴赏课
执教:海城高中 叶 影
教 学 过 程
上课:师生问好。
第一阶段:导学(教师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
师:李商隐的《锦瑟》中有这样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同样的唐代诗人张籍也有类似的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大屏幕出示诗句,学生跟随老师背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泪珠和珍珠这两个意象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经常出现于文人的笔端,它们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板书题目作者)
师: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出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琦君其人其作。
2、 把握散文的线索及彩线串珠的结构。
能力目标:1、鉴赏文中引文的含义;
2、理解泪珠和珍珠的关系,领悟散文思乡怀人的主旨;
3、联想并口头描述其它的经典流泪画面;
4、我手写我心,写自己最动情的一次留泪体验。
德育目标:1、认知忧患痛楚能提高人生境界的生活哲理 。
教学重点:1、把握散文彩线串珠的结构。
2、培养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1、鉴赏文中引文的含义;
2、理解思乡怀人的主旨。
师: 琦君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橘子红了》(大屏幕出示《橘子红了》书的封皮)大家一定熟悉。领衔主演是周迅,寇世勋、周迅、黄磊联袂出演。(课件出示剧照)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琦君。请看大屏幕,这是中年的琦君,这是晚年的琦君,这幅黑白照片是晚年时琦君夫妇.在美国的新泽西家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琦君的生平和文风。大屏幕上彩色字体是关键词,其中绿色字为书下注解中有的,红色字是需要大家补充记录的。下面我边读,大家边把红色关键词择录到书上。(课件出示如下内容)
琦君(1918——),本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是著名学者夏承焘先生的得意门生,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琦君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