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3小题,约8390字。
福建省福州市
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
理 综 试 题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解题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N-14 O-16 Na - 23 Mg - 24 S-32
第I卷(必考)
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选择题(本题共1 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2.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
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实验采用样方法获得相关的数据
B.两个不同种群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实验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
D.实验结果支掎“地理隔离是产生生殖隔离的重要原因”的说法
3.大鼠的皮肤、粘膜和内脏都分布着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
图示不同皮肤温度条件下,大鼠温度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频率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抑制机体产热
B.38℃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
C.43℃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D.28℃或43℃时,机体在下丘脑产生冷觉或温觉
4.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人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1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A.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类囊体膜
B.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
C.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
D.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5.红花和白花是香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中总是一半开白花,一半开红花。开白花的F2植株自交,F2全开白花;开红花的F1植株自交,F2表现为红花1 809株,白花1 404株。下列那项假设能解释该遗传现象:
A.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白花为显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花为显性性状
C.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红花
D.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
6.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合理的说法是
A.塑料制品长期不使用也会老化 B.碱性食品是健康食品
C.燃烧产生烧蕉羽毛味的布料是纯羊毛制品 D.烧酒中最多的分子是乙醇分子
7.下列关于乙酸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酸与甲酸甲酯(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酸与乙醇都能与Na反应,生产H2
C.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以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
D.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8.常温下,使用右下图的实验装置和表中所给的试剂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Y为空气中含量
最大的元素。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元素W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
B.Y、Z都是植物必需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