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0字)
登泰山记
姚 鼐(nai奈)
引语
上个周星期天晚上我们在诗歌演颂会上朗诵了一系列毛泽东的诗词。今天我们一起来背一遍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笔下冬季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我们从前学过当代散文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代大散文家写雪中登泰山的名篇——《登泰山记》。(板书)
有关资料
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之一,那请同学回答我,我国的五大名山是哪五大?他们都是位于哪个省?
五岳:我国的五大名山: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hua化)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请问我们班有同学去过泰山吗?如果没有,请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关于泰山的情况。
泰山: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又称东岳,在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济南、长青、历城、泰安之间。泰山山势雄伟,风景秀丽,古时被称作“五岳之长”。主峰天柱峰,海拔1545米,泰安境内。东边日观峰有日观亭,可观日出;西有望河亭,日落时可遥望黄河;南天门西有月观峰,可以赏月。登泰山指登其主峰玉皇顶,一般登泰山的主要目的是在日观峰上看日出。
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接连不断地登山封禅(shan善)。封建帝王每到泰山一次,有的建庙塑神,有的吟诗题字刻石,如秦始皇、二世胡亥的石刻,秦始皇的刻辞早已风化掉,秦二世石刻也只剩下现存的十几个字。汉武帝的无字碑,高5.2米,其上没有一个字,唐玄宗的《纪泰山铭》摩刻石崖,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13年来泰山封禅时撰书,开元14年刻制。宋真宗时在泰山顶上建造了碧霞祠。
同学们知道的历史上关于泰山的名句有哪些?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zi资)入归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好,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首先我们来了解本篇文章的作者姚鼐,请学生起来朗读[诵读提示]里关于姚鼐的介绍。
在了解作者的同时我们要来了解作者所在的“桐城派”(板书)
“桐城派”——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稳定和思想控制的深化,适应这一“盛世”的需要,由方苞提出以程朱理学为内核,以《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及唐宋八家古文为正统,以服务于当时政治为目的,在文章体格和作法上又有细致讲求的系统化的古文理论,并以具体的作品与之配合。
因为方苞和接续其理论主张的刘大櫆(kui魁)、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有“桐城派”之称。在姚鼐的努力下,“桐城派”成为全国性的和影响最广泛的宗派,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