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0字。
《七颗钻石》教案
广西防城港平乐一中:兰宏文
【教学设计】
学教目的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初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想象、联想的能力。
教学手段 投影仪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语进入新课。
2、集体朗读课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评价,对学生朗读得不准的字音给予纠正,对学生朗读的感情也可稍加点评。
3、教师:下面请大家自主、合作地研讨课文,做以下几件事:(出示投影片)
(1)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故事内容。
(2)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呢?
(3)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读了课文后有哪些感想?
4、同学们分小组充分讨论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并给予点拨。注意:学生中出现不同的答案可以争论;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性,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体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5、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灾害?小姑娘为什么去找水?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有没有做梦?会做什么样的梦?请你发挥想象,并把你的想象说出来。
(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思考,然后组织全班讨论。注意:教师的问题看起来很多,但主要是小姑娘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其他问题不难回答,不过是个引子而已;教师在评价中应对学生的想象给予引导,“梦”有两个可能:一是喜悦的,一是悲哀的)
6、教师:这篇课文写得太美了,下面我们按小组编排课本剧,每一个小组可选出导演、策划、演员,给大家一定的时间准备。然后,分小组演出,看一看,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表演得最好。我们设最佳表演奖和优秀组织奖。
7、学生分小组上台表演课本剧。
8、师生共同对各组的表演给予评价,评出最佳表演奖若干个,优秀组织奖一个。
9、教师提问:同学们,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课文中写“没有了水”,如果课文改写“没有粮食”,大家都饥饿了,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答案允许多样性)
10、教师小结后板书
大自然
人间
水(生命之源) 爱心(高尚品德)
11、布置作业:写出某一个小组表演的课本剧的得与失。
【教后感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怎样才算是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才算是用好实验教材?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应当具体实在地落实在一个个的教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