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山西2015届高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文综试题(二)
- 资源简介:
约10620字。
文科综合(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2010年三大城市群迁移情况对比图,完成1、2题。
1.三大城市群中
A.京津冀的人口增速最快 B.长三角的人口增量最多
C.珠三角的人口净迁入率最高 D.长三角人口迁出率最高
2.导致京津冀和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环境承载力
C.国家政策 D.科技水平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我国相邻的甲、乙两省(直辖市)部分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说明
A.家具企业从甲省向乙省转移的趋势最明显
B.乙省一直输出图中所列制造业的产品
C.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甲省向乙省转移的趋势
D.2012年甲省的各产业竞争力均高于乙省
4.乙省图示产业的产业竞争力系数均变大,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原材料丰富
C.科技水平高 D.产业转移
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回答5、6题。
5.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
文科综合(政治)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假如李师傅2014年12月12日在某银行存款10万元,定期1年(该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到期后,李师傅获得的利息收益较未降息前
A.少275元 B.多275元 C.不变 D.多300元
13.目前,我国多地试行“飞地经济”模式,打破乡镇行政区划限制,将无落地条件或不宜落地的项目从所属的乡镇—琶”入经济开发区或项目集中区,项目产生的财政收入按比例 分成。这样,避免了厂房和基础设施遍地开花,位置偏远、条件较差的乡镇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由此可见,发展“飞地经济”有利于
①推动产业集中,形成集聚的综合效应②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优化资源配置③优化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④提高财政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我国在化解产能过剩领域的政策不断加码,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不断加大。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措施中属于政府推动“有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有
①提高过剩行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少市场对其需求量②坚持市场化运作,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③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目前,工业信息化部正在建设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信息库和信息预警机制, 此机制将通过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和重点。这主要体现了政府经济职能中的
A.宏观调控职能 B.市场监管职能
C.社会管理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
16. 2014年,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达到30起,合计金额48亿美元,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 购热情创10年新高。这表明
①中国投资坚持多元化战略,推进了资本全球化②中国加快“引进来”步伐,增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 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他主张
A.无为而治 B.礼法并施
C.严刑少恩 D.以民为本
25.据《史记》记载,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吏,其位上卿,“掌副丞相”,监察百官。在地方上设监御史,其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这说明
A.御史的选任体现了皇权至上 B.监察系统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C.其目的在于树立御史的权威 D.御史掌握的监察权逐步扩大
26.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 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他认为科举制
A.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B.选才不够公平公正
C.难以满足政治需要 D.选才范围较为狭窄
27.宋代以首都开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 宗时,“今之浮客,佃人之田、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说明宋代
A.户籍制度难以为继 B.农业经济走向衰落
C.农民社会地位下降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28.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经典话语的解释权力,排 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这反映出唐代
A.“三教合流”的趋势加强 B.思想文化的政治色彩强烈
C.强化对文化的专制统治 D.儒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29.创作于晚清的长篇小说《三侠五义》,第48回写“五鼠”(五义)面见宋仁宗:这些“江湖自由身”的英雄好汉见到皇帝,“心中乱跳”“匍匐在地”。“钻天鼠”“翻江鼠”的混号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样驯化式的名字,他们欣然接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