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高2016届2014-2015年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9270字。
玉溪一中高2016届2014-2015年下学期4月月考
政治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用时 90分钟
第Ⅰ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出卷人 杨飞燕)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说明( )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 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次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 )
A.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
B.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
C.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
D.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
3.对“商品—商品”和“商品—货币—商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前者买和卖在时空上同时进行,后者买和卖在时空上分开进行 ②前者是商品流通的原始方式,后者是商品流通的高级形式 ③前者和后者都需要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和销路 ④前者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后者每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 去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10件乙商品,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2件丙商品。假如今年生产甲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件乙商品可以兑换3件丙商品,生产乙商品的条件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今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0件丙商品 ②今年1件甲商品可以兑换24件丙商品 ③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④生产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 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6.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对网上购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网上购物将取代传统购物方式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7.关于幸福的话题,有人认为“若因为你变富而使我受损失,我不觉得幸福;若因为我变富而使你受穷,我同样不觉得幸福;但若你或者我在变富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那才是幸福。”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 )
①君子爱财应该取之有道,同时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②在鼓励人们致富的同时要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条件 ④要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英国财政部部长奥斯本与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尚达曼达成协议,双方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继续扮演推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