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级高三四月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文科综合 / 高三文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4/28 12:41: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8小题,约13080字。

  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师附中2012级高三四月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2015.4.23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4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注意题号对应正确。
  4. 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 图中四地,农业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A.甲—用材林                         B.乙—橡胶林
  C.丙—水稻梯田                       D.丁—茶园
  2. 如果该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则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少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图2为华北地区局地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拔越高地下水位越浅
  B. 地下水位线起伏只与地形相关
  C. 滨海区地下水位过低可能造成海水入侵
  D. 京津地下水位比其他地区都高
  4. 暴雨时,甲、乙、丙、丁四地,最易发生农田渍涝灾害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3)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4)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5-6题。
  图3                                        图4
  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图5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据此回答7~8题。
  图5
  7.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A. 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 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 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 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8. 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
  A. 纬度与大气环流                     B. 地形与大气环流
  C. 纬度与地形                         D. 人类活动
  读图6,回答第9题。
  图6
  9.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
  A. 外来人口比例偏高                   B. 城区交通联系便利
  C. 空间结构布局合理                   D. 湿地制约开发建设
  读图7,完成第10题。
  图7
  10.为了解决图7所预测出来的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下列举措不合理的是
  A.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B.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C.加快产业升级并加大技术投入           D.大力发展电子装配类产业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回答11~12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