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3 21:17: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00个字。

  《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师41团中学:周顺利
  一、学习内容:《端午的鸭蛋》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教材140页-145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并且有着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欲望。他们已经有了品析语言的基础,但接触较多的是具有表现力、富有张力的语言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对于本课平淡而有味,具有方言特点,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接触的较少,因此我把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作为本课难点。而对于传统文化,将放在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活动中,鼓励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民俗知识竞赛后习作,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彩语句。
  过程与方法:以自学、展示、品析、质疑、讨论及朗读的方式,品味文章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大胆的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试着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四、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
  五、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彩语句。
  六、教法:我将采用我校“五环教学法”进行教学,灵活使用“学、展、议、导、练”五个环节。
  七、学法:运用“自主学习、品读展示、质疑交流,感情朗读”等方法完成本课学习。其中穿插使用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八、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设效果 预设措施 设置意图
  一、忆习俗,明确学习目标 导 1老师边播放幻灯片边导语引入。
  2、老师说导语。 1分钟 1、播放幻灯片。师导: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吃十二红……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汪曾祺在他的《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欢乐而有趣的民情风俗画卷。
  2、回顾上节内容,同学们一定还沉浸在当地人在端午这天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的欢乐中,梦寐在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的遐想中。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幅欢乐而有趣的民情风俗画卷,来品味汪曾祺笔下的《端午的鸭蛋》。 学生认真观看幻灯片,仔细倾听教师导语,回顾端午节民风民俗。
  大部分学生能认真观看,仔细倾听。
  个别学生会走神。 1、用图片吸引学生。
  2、老师饱含激情。
  回顾端午风俗,意在用上一节课的内容自然引出本节课,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课件图片则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