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9小题,约12430字。
绝密 ★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
理 科 综 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
1.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内,从而降低了Na+对细胞质中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该载体的作用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下降
C.该载体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D. 该机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研究表明,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中存在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
B.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变化
C.吸烟和环境污染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细胞容易转移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颜色无变化
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移植使伞藻的形态结构发生重建,是核内基因重组与表达的结果
B.低氧会导致人体内正常红细胞变为镰刀形,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5.哺乳动物体内,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细胞,该过程
A.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B.细胞内有还原氢和氧气的产生与利用
C.核仁、核膜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D.受某脂质的调控并存在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6.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
B.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食品袋中放有硅胶包
B.酒精用来杀菌消毒,利用了乙醇的氧化性
C.植物油与矿物油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区分
D.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8.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的最强
B.氢化物稳定性:Y的最强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Y<Z<M<X
D.同周期元素中M元素原子失电子最多,其单质的还原性最强